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徐州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实施细则》(徐医大研字[2019]16号)文件,经个人申请、答辩委员会评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及学校专家评审,拟评选以下39篇学位论文为我校2021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将名单公示如下:
一、优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拟推荐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学院 |
二级学科名称/专业领域名称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导师姓名 |
1 |
生命科学学院 |
细胞生物学 |
CircUBAP2调控自噬影响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
陈菲菲 |
裴冬生 |
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神经外科) |
FGF2-MAPK信号通路介导YAP调节脑胶质瘤放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
张宇 |
周秀萍 |
3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背内侧丘脑-前扣带回谷氨酸能神经元沉默突触参与急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研究 |
夏荪晖 |
曹君利 |
二、优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拟推荐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学院 |
二级学科名称/专业领域名称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导师姓名 |
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神外) |
ROS响应的ICG-Bis-aPD-1-Pam纳米载体联合光热疗法增强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
张龙 |
于如同 |
|
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血液病) |
靶向IRAK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与机制 |
王蓉 |
徐开林 |
|
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血液病) |
p47phox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王霞敏 |
乔建林 |
|
4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胸心外) |
肺泡巨噬细胞焦亡衍生的细胞外囊泡介导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
秦西淳 |
张中明 |
张昊 |
5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儿科学 |
生物活性多肽TSLPK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实验研究 |
刘怡雯 |
王 军 |
|
6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SIRT3介导的CypD去乙酰化在老年小鼠POCD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刘强 |
武玉清 |
|
7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洋川芎内酯I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
杨晴 |
邓小明 |
|
8 |
基础医学院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嗅球和后梨状皮层任务需求依赖的气味信息表征 |
刘鹏来 |
李安安 |
|
9 |
基础医学院 |
病原生物学 |
HLA-F通过HK2促进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陈欣 |
杨 晶 |
刘相叶 |
10 |
公共卫生学院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用孟德尔随机化和中介分析法研究吸烟 和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
高一欣 |
赵华硕 |
曾平 |
11 |
医学影像学院 |
影像工程与信息技术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跨模态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余文文 |
胡俊峰 |
巩萍 |
12 |
生命科学学院 |
神经生物学 |
基于GluR2/GAPDH结合位点研究薯蓣皂苷元 减轻癫痫诱导髓鞘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王蕾 |
姚瑞芹 |
|
13 |
医学技术学院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KAP1磷酸化(Ser824)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及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
严天晴 |
马萍 |
|
14 |
药学院 |
药理学 |
萨尔萨皂苷元通过GSK3β调控足细胞自噬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李希治 |
印晓星 |
鲁茜 |
15 |
药学院 |
药物分析 |
大肠杆菌糖原精细结构解析及对环境生存能力影响探究 |
王萌萌 |
汤道权 |
王 亮 |
16 |
药学院 |
药剂学 |
一种靶向肿瘤的NK细胞作为基因-光动力学联合治疗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功效评价 |
时开红 |
印晓星 |
赵子明 |
三、优秀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拟推荐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学院 |
二级学科名称/专业领域名称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导师姓名 |
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普外) |
环状RNA circSPARC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增殖及转移能力 |
王佳琦 |
宋 军 |
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普外) |
LMNB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董晨花 |
张召辉 |
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骨外) |
下颈椎关节突间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
王秋安 |
袁 峰 |
4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神经病学 |
双侧M1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的疗效 |
宋文静 |
崔桂云 |
5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神外) |
2-DG/aVEGFR2-siCPT1C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抑制脑胶质瘤能量代谢的研究 |
张永康 |
于如同 |
6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神经病学 |
脑白质高信号与急性孤立性穿支供血区梗死患者卒中病因学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
王心 |
董瑞国 |
7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外科学(骨外) |
后稳定型活动与固定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疗效对比 |
孙健宁 |
陈向阳 |
8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血液病)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周航 |
徐开林 |
9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心血管病) |
TyG指数及TyG指数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张梦玮 |
王志荣 |
10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 谢病)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原、脂肪酸结合蛋白4、网膜素-1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
姚佳丽 |
孙 娟 |
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眼科学 |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血流密度与神经纤维层的相关性研究 |
梁换换 |
郭建新 |
12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术前HbA1c对糖尿病患者胸腔镜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
周康 |
刘金东 |
13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剖宫产术前准备阶段不同体位对胎儿酸碱平衡和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刘天雨 |
齐敦益 |
14 |
麻醉学院 |
麻醉学 |
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影响的比较 |
钮铮 |
齐敦益 |
15 |
医学影像学院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基于MnCO@HMCuS纳米探针对黑色素瘤的诊疗一体化研究 |
窦沛沛 |
徐凯 |
16 |
药学院 |
药学 |
MTNR1B基因多态性对艾塞那肽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张帆 |
印晓星 |
17 |
药学院 |
药学 |
新型SIRT1激活剂BF4对于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
黄晔 |
林奇泗 |
18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 |
肿瘤学 |
联合检测外周血VEGF及炎症指标评估非手术食管鳞癌患者的短期疗效及预后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 |
马媛媛 |
周立庆 |
19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 |
内科学 |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顺铂敏感性研究 |
高红 |
郑玉龙 |
20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IL-15、IL-18、IL-21和NK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程文豪 |
任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