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相关部门:
为适应医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具备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我校拟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医学人工智能》。现面向全校招募课程建设单位,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建设目的
1. 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2. 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研究生利用AI技术解决临床、科研及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资源整合:汇聚全校优势师资与技术资源,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医学人工智能课程。
二、建设单位要求
1. 学科背景: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学院或部门。鼓励跨学院联合申报,优先支持具备人工智能或医学大数据研究基础的团队;鼓励与附属医院、人工智能企业联合申报,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2. 师资条件:授课教师需具备医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医学、健康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或教学经验。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并配备青年教师或技术人员辅助实践教学。
三、课程建设内容与方案
(一)课程目标
1. 掌握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
2. 熟悉医学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场景(如影响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
3. 培养利用AI工具处理医学数据、优化诊疗方案、分析科研问题;
4. 理解医学AI的伦理、法律与隐私问题。
(二)课程设计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设计临床案例、编程实训(如Python)、AI工具应用等环节。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小组项目、医院/企业参访等)。
四、材料提交
1. 课程负责人填写《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
2.《教学大纲》(附件2):需明确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
3.相关支撑材料:团队已开设课程、科研成果、合作资源等证明。
课程首期计划于2025年暑期开课,请合理安排建设进度。材料提交截止时间:电子版请于2025年4月30日之前发送邮箱yjspyb866@163.com,同时提交签字盖章扫描PDF版 。
五、评审与支持
1.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入选单位。
2. 获批课程纳入校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提供专项经费与教学资源支持。
联系人:王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0516-83262309
附件:1. 《医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申报书
2. 《医学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研究生院
2025年4月9日